导语:如果说喜欢虐杀动物是一种病态心理,那么玩狗奴、恋尸的人也是一种性心理变态,这种变态心理有时候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,所以通过其他案例来分析一下玩狗奴的人的心理。
人们一般认为,观看暴力血腥的场面会使人产生恐惧感,而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紧张,恐惧的刺激也可以减压。无论是虐待动物还是人,这种暴力场面都会刺激人的情绪,比如狗奴,这些刺激情绪会直接作用于刺激人的动物脑、原始脑。长期刺激会对人性的一面产生抑制。
“人的脑部分由丘脑控制情绪,大脑皮层负责思考。暴力场面直接刺激人的动物脑和原始脑,场面越凶残,越血腥,越接近动物,对人的刺激越强烈,越能够引起动物脑的注意。具有性的内容的场面也是对人的这部分大脑产生刺激。”
为什么凶残场面在社会中要尽量禁止播放?
如果经常看暴力场面,就会长期刺激动物脑。人脑是分区的,一部分兴奋,另一部分就抑制。
动物性的一面刺激多了,人性的一面就被抑制了。而且大脑接收这种刺激是不能选择的,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,看的多了,对脑的刺激是一样的。所以人们明知道是恐怖片,但看到恐怖场面还是会下意识闭眼或哆嗦,这都是必然的生理反应。
特别是对青少年来说,他们不仅价值观念不成熟,而且大脑发育也不完善。如果说成年人还能用道德观念去控制个人行为的话,年轻人经常接收虐杀、暴力的信息会直接刺激大脑发育,会对他们以后的行为、人格的形成产生影响。
在现代都市中,宠物化的小动物已经和人的情感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,小动物受伤害会让主人,甚至毫无关系的旁人都感到非常痛苦。
“城市人对宠物甚至比生命还看重,这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因为角色缺位而形成的一种动物替代。伤害动物就像伤害了人的情感支柱一样。”武汉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周运清教授分析说。
从社会学观点来看,人类今天和自己所饲养动物的关系与在前现代社会相比是有区别的。
关爱生命,维持和谐与平衡,也是人类社会的需要
而且,整个社会的主流文化如何倡导,对于下一代善恶观念的形成至关重要。“人性中有恶的一面,有不利于社会稳定发展的一面,所以才需要教化。如果社会主流文化和道德引导人们爱护生命,小孩子会慢慢接收主流观点,相反就会形成残害社会的人格。”
脑科学研究显示,人的大脑演化要经过四个阶段:
第一个是原始脑,原始脑是负责个体自我和种族的生存,原始脑主要负责猎食、建家的阶段。
第二个阶段是边缘脑,有人叫做哺乳动物脑,负责指导动物的情感的神经机构,如果把小的哺乳动物的边缘脑切除以后,它就会停止游戏。如果我们把正在哺乳的动物妈妈的边缘脑切除,它就不会再喂它的孩子了,就没有这种情感了。
第三个阶段是大脑,大脑主要是新的哺乳动物的脑,到了人的阶段,由于人的社会群体性,大脑高度发展,这时候,大脑的阶段主要是记忆、设计、解决问题,帮助原始脑和边缘脑进行生存斗争。
大脑演化的第四个阶段,就是额页的前部,这正好是我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。这个大脑形成在最后,是第四部分,所以是最新的,也是最不完善的。在这部分,要想完善,就要通过我们的实践,所以我们的良好行为习惯要通过教育。
因此,无论是狗奴还是恋尸癖都是人的人格受到伤害而影响的,需要正确的引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