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古人认为人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,而性也是其中一种自然想象。例如把性交称之为“耕耨”、“云雨”就是把性爱和自然界连在一起的体现。春宫图中也有很多对群交、野合等性行为的描写。古代有“圣人皆无父”说的就是群交最好的解释。
古代春宫画对男女在室外、野外交合的情况描绘较多,可能室外环境比较适合于艺术描绘,但是如果这不是生活的真实,古人是不会这么描绘的。在20世纪60年代,四川彭山出土了两块东汉时期的画像砖《桑林野合图》,描绘男女两个人在桑树林中性交,后面还有个男子阳具勃起,在排队等候。
过去人们是从群婚杂交的角度来分析它的,到了东汉,中国进入文明社会已久,但是这些画像砖说明了群交之风犹有存在;同时,似乎也可以从野合的角度来分析,在桑树下面交合,这是典型的“野合”了,东汉离孔子诞生时已有七八百年,尚有此风,那么在孔子那个时代男女在野外交合更是一件太普通的事情了。
本来,群婚杂交的风俗流行于原始社会,有几百万年历史,建立一夫一妻制才是这五六千年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的事,可是在建立了一夫一妻制起初的很长时期内,群婚杂交的风气还没有完全消除。当然平时是不能乱来的,可是一年中有几个节日,男男女女可以狂欢一下,发泄一下,这种群交当然总是在野外进行的,如果在家里ML,那就不叫群交了。
中国古代有“圣人皆无父”的说法,说的是凡是大圣大贤之人都是没有父亲的,中国古代有“圣人皆无父”的说法,说的是凡是大圣大贤之人都是没有父亲的,如殷朝的始祖契,母亲是有娀氏之女,叫简狄,嫁给了帝为次妃,未生过孩子。简狄有一次在玄鸟飞至之日,去祀高禖求子,吞了一个燕子蛋即“玄鸟之卵”而生契。(《史记?殷本纪》)
又如周后稷之母“姜嫄出野,见巨人迹,心忻然悦,欲践之,践之而身动如孕者,居期而生子”,(《史记?周本纪》)在贺兰山岩画中还有这一类的感生岩画。
这些当然都是神话,人哪有不性交受精而生子的呢?实际情况是他们都是母亲和人群交的产物(高禖就是一个群交之节),由于是群交,就不知道孩子的父亲是谁了。可是,如果说某个圣贤是群交的产物,实在太难听,后人就编出一番“圣人皆无父”的神话来,一以遮丑,二来为这些圣贤戴上一个神秘的光环。
有群交癖的皇帝——元顺帝妥欢帖睦尔
元朝最后一个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(1320~1370年,1333~1370年在位)是个顶大的好色之徒。他找来西域的僧人,向其请教房中术“演揲儿”法,通过学习加实践,其床上功夫果然大增。后来他的妹婿又给他介绍了一名会“双修法”(即性交时的不同姿势和身位的练习)的僧人。
为此,妥欢帖睦尔召入大量良家女子进宫供自己“实习”,日日淫戏作乐。而最让他心情大悦的还是与群臣亵狎,君臣不避,男女裸露一处,光着屁股在一个房间里戏耍,既不分姓氏级别也不讲尊卑长幼,“大家一块搞”,是名副其实的“君臣同乐”。
因为妥欢帖睦尔的“示范作用”,当时后宫中的女人也都很淫乱,不少嫔妃与僧人奸宿一处,以至后来出现了一个史上闻所未闻的“规矩”:凡是治内女子到了出嫁的年龄,不论美丑、高矮,都要先给僧人睡一次,叫做“开红”,等到僧人玩够了,才许其回家完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