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 [言情] 八段锦 》全本完结版

 
  杨氏接银道:「当初哥哥有言在先,都是他包济,怎今说这话,叫我妇人家, 哪里寻活路。」
 
  嫂嫂道:「姑娘,你哥哥兄妹情分,原说帮助你些。若是长要,不如养你 终身更妙,何必要你搬出?」
 
  杨氏吃个没意思,便把银子交还嫂嫂,走了出去。愤气起来,寻了条绳子, 要去自尽。只听有人敲门甚急,杨氏只道是哥子回心转意,连忙开门。将灯照着, 却是七、八十岁的老人家。看他:
 
  两眉白似银,双耳垢如漆;
 
  角巾头上包,筑杖手中执。
 
  举步先摇首,开口先打噎;
 
  龙钟一老翁,腰驼背不直。
 
  杨氏问道:「我是寡妇,不知老人家,半夜叁更,扣门则甚?」
 
  那老者道:「老汉是村头王老,平生恤孤怜寡,常周济人。今闻大娘子为哥 嫂不肯接济,特送些钱米与你。」
 
  杨氏道:「嫡亲哥嫂,尚不见怜,我与你非亲非故,何敢受惠?」
 
  老者道:「说哪里话?济人须济急,此老汉本心。米在门首,可收进去。」 
  老者竟自走了。杨氏拿灯去门外照,并不见人,好生疑惑。回首一看,果然 地下一大袋米,有一二石多,袋结上挂着铜钱二千。
 
  杨氏想道:「我若吃这米完,也得半年,必然丈夫回来了。这米钱不是人送, 定是神助。」於是望空拜谢,也不自缢了,将钱、米收拾停当,然后去睡。 
  杨二郎见妹子两日不进去讨,心下想到:「妹子要甘心饿死不成?」便着个 小厮出来打听了,回覆道:「姑娘房里,柴米甚多,一发好过哩。」
 
  杨二郎吃惊道:「是哪里来的?」
 
  其妻道:「她人才甚美,要寻个帮主,也极容易。只是别人知了,我们如何 做人?但捉贼见赃,捉见双。事体未的,不可出口。你黄昏时看个下落,倘有 动静,再摆布他,不怕他不改嫁。」
 
  杨二郎点头道:「是」。
 
  到黄昏后,悄悄走到门首打听,不见一毫动静,连打听四五个黄昏,俱没影 响,又与妻说知。
 
  其妻道:「养汉婆娘,极有算计。若待他做出事来,你我体面何存?不如趁 早断送她个乾净为妙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