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黄梅戏的文章

  那时在《文化学》课上,授课的是位五十多岁的教授。在那堂课上教授为了缓解上课气氛竟然唱起了黄梅戏。这让我非常意外,我没想到这个生在、长在陕西、工作在乌鲁木齐的教授竟然能唱黄梅戏,并且他唱的还不错。
  离家来新疆已经半年有余了,中途也未回家。那节课上,我第一次在新疆听到久违的黄梅戏。
  还在桐城的时候,我虽不是经常听黄梅戏,却也不少。我不算是一个戏迷。但在家的时候,也时常陪外公去看戏。那是村子里遇上什么节日总会请戏班来演出。每到村中有戏演出,爸妈总会把外公接来看戏。外公是个铁杆戏迷。外公看戏总要我做伴。尽管我不很愿意,但不忍拂老人家的意愿。于是就和各拿着小板凳去看戏。几次看着,渐渐也就不讨厌了。再后来我主动要求和外公去看戏了,这个时候外公脸上总是舒展着开朗的笑容。
  现在想想,我才感到外公的良苦用心。那时侯的自己,对黄梅戏充耳不闻,日日沉醉的是流行歌曲中。外公看到我这样定是倍感失望。同时,他从我身上看到了我这代人渐渐地疏远了黄梅戏。这是他们这辈的人最不愿见到的。于是,他迫不得已拿出长辈的架子要求我与他一同看戏。想想自己那时的表现,定是狠狠伤了这个终生钟情于黄梅戏的老人的心。幸亏自己后来的态度有些许多的改善,才看见他那舒心的微笑。我这细小的改变都能使他露出满足的微笑。我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不改变大一些,那些老人也许会更高兴。如今有了后悔之心,这样的机会却少之又少了。也许这就是我的教训吧,拥有的时候不珍惜,珍惜的时候已不再拥有。
  家乡的人都说不会唱黄梅戏的人算不得真正的安庆人。这让我很伤心。因为我不会唱黄梅戏,却是个地道的安庆人。尽管现在离开安庆了,以后回去的机会也不会很多。但我的家在安庆,这是永远不会改变的事实。于是,不会唱黄梅戏成了我的一个遗憾。这个遗憾在离开安庆后表现得更加明显,让我伤心的是,这个遗憾很难补救。
  机会还是终于来了。十年不曾回家乡的舅爷爷在今年清明节前回桐城给亲人上坟。这个年过古稀和外公同龄的人在新疆一住就是五十余年,中间只回过几次家。如今,我和他同住一个城市。去他家的次数也很多。去他家,他总不忘问我家乡的变化,这时候他总少不了一句:老家还是不是经常演黄梅戏,说着说着,他就摇头轻轻地叹息。我知道他在新疆这些年是很少听黄梅戏。而黄梅戏恰是他童年的欢乐。从他身上,我似乎看到了自己年老时的影子。一个欲听黄梅戏却不能的影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