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恩之心的文章
2018年11月01日
来源:妞妞文学社
浏览:次
无独有偶。《中国青年报》(见7月23日)以《
妈妈,让我做你的右腿》报道了河南省南陽市卧龙区14岁
少女催明伟,走上了一条携母求学之路的感人事迹。
小明伟12岁失去
父亲,又聋又哑的智障
母亲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又失去了右腿。从此,一双稚一嫩的肩膀扛起了一座大山。学习、打工赚钱、养家糊口、侍奉
母亲,
生活的重担落在了明伟的身上。无论
生活多么艰难,明伟在接受别人捐助的同时,不忘自己的责任,把靠捡废品挣来的5元钱捐给了同学。小小年纪的她,知道知恩图报。大孝大志的她,成了全校学习的榜样。
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,大孝之心难求,感恩之心难得。与两个
少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则消息:湖北省襄樊市5名受助大
学生受助一年多,没有主动给资助者打过一次电话、写过一封信,更没有一句感激和相谢的话。他们的冷漠让资助者寒心和失望。这5名贫困大
学生最终被取消继续资助的资格。
一种是在受助后,心存感恩,进一步将这种“爱”回报给社会、亲人,让它感染更多的人;另一种是在受助后,心怀冷漠与
自私,将接受捐助视为理所当然,只想索取,不想回报,坦然、心安理得地接受别人的捐助。作为
时代骄子的大
学生难道连十几岁的孩子不如吗?对帮助自己的人连起码的谢意都没有,试想,这样的大
学生毕业后那个
单位还敢接受?!不是我们的记者故意拿个别的大
学生开涮,而是这样的大
学生的行为实在让人不甘恭维。毕竟这样的人还算少数,否则我们的社会会和谐吗?
之所以有如此差距,其主要原因在于是否有一颗感恩的心。俗话说:“滴水之恩,当涌一泉相报”。受人于恩惠,肝胆相谢才是正理。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也是每一个有良知的人必不可少的品格。但让人深思的是一些人正在背离这种品格,并且与这种品格越来越远,他们甚至讥笑那些受助后回报社会的人,他们越来越吝啬于回报与付出,甚至连一句感谢的话也吝于出口。由此导致的人情冷漠,让不少人在献出爱心时,感到寒心与无奈,也开始心存戒心、三思而后行,不敢贸然行一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