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七月的文章

  如果生命中注定要有失去存在,那就让这份失去来得欣然,去的洒脱,只把过程深深地埋葬在红尘的深处,尘封。
  尘埃落定,七月,已成追忆。
  
  篇三:七月离歌
  奈何桥上道奈何,是非不渡忘川河。
  三生石前无对错,望乡台边会孟婆。
  ——题记
  “烛光里的妈妈,您的黑发泛起了霜花,您的脸颊印着这多牵挂,您的腰身变得不再挺拔,您的眼睛为何失去了光华……”一首听起来有些哀挽《烛光里的妈妈》,今天早晨七点在十四盏烛光的辉映中回响在殡仪馆的告别厅里。
  公元2012年8月20日(农历七月初四日)18时37分,慈母带着亲人的不舍,驾鹤西行,前往天堂。母亲的辞世像诗中写的“轻轻地我走了,正如我轻轻的来;我轻轻的招手,作别西天的云彩……”一样,轻轻地走了,永远地走了,没有带走一片云彩,却留下了女儿们无尽的思念。母亲生于1928年正月初八,母亲走完了她勤劳、辛苦的一生,永远离开了女儿,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,留给我们永久的缺憾和无尽的哀思。站在母亲的棂前,深切缅怀母亲含辛茹苦养育女儿们成长的历程,内心的悲痛无从言表。
  岁月的磨砺苍老了母亲的容颜,染白了老娘的头发,妈妈毫无怨言,一年四季不停地忙碌着,坚强地撑起一个家。明媚的春天原本是踏青的美好时刻,母亲却是独自一人在田间里辛勤劳做;炙热的夏日应该是树下休闲乘凉的时刻,母亲却又在那半山披上收拣着瓜果;迷人的秋色应该是喜庆五谷丰登的时刻,母亲并没有因为喜悦而放下手中永远干不完的家务活;飘雪的寒冬按理是在家赋闲休息的时刻,母亲却在昏暗的灯光下为女儿们做着一件件棉衣……
  曾经的一切就在眼前,此刻却是面对母亲那再也没有笑容的面颊。一阵细雨袭来,宁静的旷野,柔风在花草树木间飘动,优昙树在风里摇曳,相送看来只能是两行清泪,再挥挥衣袖。思重重,念重重,料人间天上,再也难逢。走了的母亲,留下的女儿,情在绵亘,情无绝期。母亲走了,今天是火化之日。这三天,老娘与我阴阳两隔,无法想象母亲躺在殡仪馆冰冻的紫棺时中的寒冷。“树欲静而风不止,子欲养而亲不待。”丧母之痛,非言语能形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