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橘子的文章

  记得很早前看的一则报道,在山区的一所小学里,说好听点是一所学校,其实只是一间简易教室。一个老师要上几个年级不同的课,而一个年级有的是几个人,有的是一个人。上课时,所有人都只能呆在一间教室里,他们学习时间也都只能是轮流着来。
  在那里,他们只能用不到5平米的小山丘做操场。在那里,他们没有升国旗的滑轮旗杆,只能到山上去找竹子做旗杆。而老师则是每天早上准时而有规律的,用梯子爬上去把国旗取下来,然后,再在孩子们稚嫩的童声中,在国歌的飘荡声中,再搭梯子把国旗挂回去,让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高高的山坡里迎风飘扬。
  记得,那一刻歌声在山谷里不停的回荡,记得,那一刻很多人都流下了热泪。
  山里的孩子,求学的条件虽然艰苦,可他们求知的欲望,爱国的情操却是和山外的孩子一样。他们渴望着用知识改变命运,渴望着走出大山,同样希望自己,将来能做个对社会,对国家有用的人,他们肩负的同样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!
  科教才能兴国,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之根本,教育得从娃娃做起,从孩子做起。而大山深处的那些孩子,从小得到的又是怎样的教育呢?如果把每场烟花,所燃放人力物力的经费,拿到公益教育事业上,是不是会更有意义,更实际,更贴切,更深入民心?
  
  篇三:幸福的橘子
  又到了家乡橘香飘溢的时节了。
  每到这个时节,我便会情不自地想起儿时那许多关于水果的故事来。
  生在六、七十年代的孩子,吃水果是一件很奢侈的事,一年到头,家里难得买一次苹果,可是人口多,买的量有限,得把苹果切成瓣一家人分着,只是偿偿,算不得吃。正因为如此,儿时的记忆里才会有那许多关于水果的酸甜苦辣。
  老屋的后门是一大片菜园,菜畦间也零星种几棵李树或橘树。我们家的李树结的果子是俗称的黄李,果树瘦高,枝杈不多,结的果子零零落落的没几个。果子成熟的时候个头有乒乓球大小,黄色的果皮,黄色的果肉,味道略有些酸。没熟的李子,咬在嘴里又酸又涩。但往往等不及果子成熟,就被我用长竹竿今儿几颗明儿几颗地给打下来解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