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时间对话

  年代久了,有的照片残缺、泛黄,底片能在漫长的岁月中保存到今天实属不易。
  我凝视重新打印出来的老照片,像仰望一座座青铜雕像。在他们稚气、纯真、青春的脸上,流露出的是火热的激情和宗教般的虔诚,他们身着绿军装,肥肥大大,遮掩了健美的胴体,胸前戴着毛主席像章,手中握着红宝书——那是人们的护身符和武器,须臾不可离开的。老照片是一面镜子,把过去的年代映射出来……一个人,一群人,一代人,在响亮的口号声,激昂地举起拳头,进行宣誓,告别自己的故乡,背囊中装着“雄文四卷”和幻想,满带改造山河的气概;在锣鼓喧天中,踏上了北行的列车和轮船,水陆兼发,奔向那黑土地。激动以后就是困惑、迷惘的开始。
  春天的北国,在布谷鸟叫的时候,他们同社员一起下到冰凉的秧田中插秧,这是“广阔天地”的第一课。休息时坐在田间、地头学“毛选”;开忆苦思甜的讨论会,搞大批判……在他们的身后,竖立《毛主席去安源》的画像。灰云凝重,刮动阴冷的风,毛泽东带着雨伞,昂着头,挺着胸,迈着坚强的步子,走在深重的、凄苦的大地上。他在寻找中国革命的方向,浪漫地想,有一天把备受苦难的人民带进“吃饭不要钱”的天堂。
  ——照片上那位纯洁美丽少女,对着《赤脚医生手册》,在自己的身上练习针灸。为了解除贫下中农的病痛,她把银针刺进自己的肤肉,反复试验,脸上没有表现丝毫痛苦,这是大胆,无畏,在母亲的身边是决然做不到的。
  ——一盏油灯,毛绒绒的灯芯,在黑暗中寂寞地跳动,伴着女知青在写日记,在“斗私批修”,在忏悔,在自动对自己检讨。记录下对人生的理解和生活教给她的东西。
  ——又一个女知青走来了,她扛着铁锨,傍在赶车的朝鲜族老人身边,这时在她的脸上,看不到初来昨到时的稚气,风雨的磨砺,改变了她细嫩的皮肤,苍天阔野,锻练了她的意志。如果说话不用“阿拉”作为人称,你怎么可以分辨她是上海人呢?
  黄浦江是他们生命的摇篮,海兰江使他们懂得生命的意义。锄把、铁锹、镐头,镰刀、扁担、土筐、牛车、犁铧、斧子、石磨,普通的工具,人们依靠它,筚路蓝缕,开拓荒土,建设家园,几千年我们的先祖就是这样养育了中华民族,大地深藏素朴的语言,传达特殊的感情。让他们了解劳动,了解大地,了解民众,也让他们学会了坚强,忍耐、奋斗、拼搏、冀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