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文学梦的文章

  
  篇二:我多年的文学梦
  半个多世纪以来,看书是我的第一爱好,一有空,我想到的就是看书、看报。读小学时,语文课本中的《半夜鸡叫》、《小英雄雨来》、《鸡毛信》这些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激励着我怎样做人。升入初中,赵树理的《小二黑结婚》,新凤霞的画有插图的明白如话的故事也同样吸引着我。后来知道这些作者文化程度都不高,可凭着他们丰富的人生经历写出了脍炙人口的美文,受到几代人的欢迎,也熏陶了不少青少年。这些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直至几十年后的今天仍铭刻在我的心中,挥之不去。随着年龄的增加,我阅读的文学作品也逐渐深化、广泛,对我国的六大名着及外国小说也孜孜不倦地阅读欣赏,即使买不起这些书,也千方百计借。平时,我不但欣赏小说中的人物,同时也模仿写一些小故事、短文章。
  进入高中读书时,我心中就有一个文学梦,憧憬自己能不能成为一位作家,写出一些为人们所感动的小说、散文等文学作品来。
  受这个文学梦的驱使,我在学生时代就是班级黑板报、校黑板报的积极投稿者。高中毕业后回到农村,成了大队通讯积极分子,为公社广播站、县市广播电台写稿。当时公社文化站就有两块大黑板,用各种颜色的广告粉书写描绘,在当时条件下办的宣传橱窗,我曾用笔名投稿并被多次录用。那时即使录用也是没有一分一厘报酬的,但是心里高兴。需知这也是为了实现我的文学梦的起步。
  可后来事与愿违,我走上了教育岗位,成了一名教书匠。在那艰苦的岁月里,哪有时间搞文学创作,学校里的教学工作,加上家里的生产劳作忙得我晕头转向。当时,首先就是要搞好学校里的教学工作,解决一家人的温饱问题,连温饱问题也成难题的情况下,又哪有心思去搞文学创作。文学梦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不得不中止。
  尽管如此,我对文学书籍还是情有独钟。有一时期,所在学校领导调我至图书馆管理图书,那真是畅快,在书的海洋里遨游是多么开心啊。曾有一位老乡对我说:“一个人在图书馆没有事干,你难过哇?”我笑着对老乡说:“你看书感到难熬,而我却很高兴。”确实这样,在图书馆工作两年,我看完了范文澜的《中国通史》、两部版本不同的《中国文学史》,还阅读了雨果的《巴黎圣母院》、伏尼契的《牛虻》、列夫·托尔斯泰的《安娜·卡列尼娜》、司汤达的《红与黑》等十多部外国名着。阅读之余对文中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,逐个品评。我还喜欢阅读优美的散文,如鲁迅、徐志摩、朱自清、刘白羽、秦牧、余光中、余秋雨等散文大家的作品,反复阅读揣摩,就像美食家品尝美食一样其乐无穷。我不但喜欢看书,还喜欢买书。几十年来买了不少书,即使勒紧裤腰带不吃饭,看到好的书就是舍得买。所以几次搬家,第一想到的就是书。2012年因市镇建设需要拆迁,家中的书放在酒箱子里,竟有几十箱,人家看到后误以为是酒,有人就对我说:“这么多酒你搬来搬去干什么?”我开玩笑说:“是书,孔夫子搬家没有书还行吗?”
  真正重新捡起文学梦,还得从我退休之日算起。退休后的我离开学校告老还乡,怎样才能解除心中寂寞?还是看书!一天不看书,太阳就不得落山。吃可以简单些,可没有书看就难过。退休后退协邀请我为《张家港老园丁》写稿,并叫我担任通讯组长,任务压下来,每月要有稿件。因此退休近十年来我一直笔耕不辍,已写有一百多篇文章,分别刊载在《张家港日报》、《张家港老园丁》上,有些已出版成书。近年来,各种征文比赛多次获奖,村里、社区居委会邀请我为他们写征文,我总能做到有求必应、按时交卷、不计报酬、从不拖延。我要拿自己的笔为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而热情讴歌;为张家港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而高声赞美;为实现美丽张家港、幸福张家港、实力张家港而摇旗呐喊。凡此种种都是为了圆我的文学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