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调侃的文章
2018年11月01日
来源:妞妞文学社
浏览:次
最后的
幽默不是中国的专利,洋人中也不乏这方面的可口可乐!
伏尔泰是法国18世纪著名的
幽默大师。1778年5月30日的晚上,伏尔泰生命垂危。神父来到他床前请他进行临终祈祷。伏尔泰问神父:“你是谁,是谁派你来的?”神父答道:“我是上帝派来,聆听你忏悔的神父。”伏尔泰就说:“那么拿出你的证一件来,验明正身。”弄得神父尴尬不已。
古希腊大数学家刁藩都的墓志铭是这样的:“过路人,这里埋葬着刁藩都,下面的数字可以告诉你,他的一生有多长。他生命的六分之一是愉快的
童年。在他生命的十二分之一,他的面颊上长了细细的胡须。如此,又过了一生的七分之一,他结了婚。婚后五年,他获得了第一个孩子……”
一座墓碑上写的是这样一段绝唱:“躺在这墓碑下的是吝啬鬼杰米·瓦特,他在某天上午10时去世,当然他省下了一顿午餐。”一位拳击手在他的墓碑上写道:“不管数多少点数,我反正不起来了。”
以上最后的调侃,各呈异彩。就一般人而言,面对死亡,都有一种莫名的恐惧,哪还有心思来调侃?能作最后的调侃者,都堪称人杰。要做这样的人杰,必须具备两个条件,一是参透生死,视死如归。光是这还远远不够,还要具有
幽默才能,或者干脆就是
幽默大家。同时,还必须有极强的表现欲,不放过每一次施展才华的机会,否则,在最后的时刻,也会偃旗息鼓听凭命运的摆一布。
最后的调侃,大而言之,可以提升人作为高级动物的品位:人不愧为人,还可以有如此非凡的做派!动物之王的狮子、老虎不行,就是庞然大物大象也不行!大象在临近寿终正寝时,通常是悄悄地离开亲朋好友,找一个僻静的地方自行了断。这在动物界,已经是很了不得了,但充其量只能归于崇高,离充满了优越感的
幽默还有万水千山。最后的调侃还具有社会学意义,如有一定的教化作用,可作为普通人对死亡恐惧的安慰剂,广泛运用于
心理咨询领域!它还可以丰富平民百姓饭后的谈资,权当赵本山、宋丹丹,为我们这个充满焦虑的社会,增加一点忘乎所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