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桃花源的文章
2018年11月01日
来源:妞妞文学社
浏览:次
看罗
老师如此忘情,我并没跟着忘乎所以,加上自己当时也发表了些诗,发表了些小说、散文,跟一些文学青年没什么两样,好像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似的,心里狂得很,想他陶渊明不就是一篇《桃药源记》么?也值得那般佩服得五体投地?再者,当时读书只是为了混个文凭而已,并没多读他的其他诗作。考完试之后,连他的
桃花源也抛到脑后去了。
及至多读了他的一些诗作,方知他老陶也是一个目高志远的人,颇有雄心壮志,很想干出一番事业。他的“忆我
少年时,无乐自欣豫。猛志逸四海,骞翮思远翥”,就道出了他欲“大济于沧生”的宏大理想。二十九岁那年,大概他认为自己饱读经书了,可以出门去讲政治了,便到江州担任祭酒(掌管教化的官),相当于现在的教育局局长。可教育了没多久,他就教不下去了。也许他发现,教好一个人懂点文墨容易,但若想教到别人灵魂
纯洁、品格高尚,就难于上青天。因为
官场的腐败,社会的污浊,制度的落后,早已侵蚀了人们的心灵,扭曲了本是善良人的人性。
于是,教育局长他不当了,他便跑到镇军参军、建威参军等地方军阀去当幕僚,希望做个纯粹的军师,以保持心灵的
纯洁。可腐败的政治,总是无处不入的,即使是纪律严明的军队,一样充满着
官场那种尔虞我诈、相互倾扎的污七八糟的东西,并非一块净土。因此,他每次任职不久,都失望地
回家闲居。四十一岁那年,当他被任命为彭泽县令,心里很高兴,想这下可以大展身手了,想必还作过“仰天长笑出门去,吾辈岂是蓬蒿人”之类的诗。然而,等他高高兴兴去上任,首先教他上的第一堂官课,便是要对上级卑躬屈膝、阿腴奉承、溜须拍马、孝敬好处,像条狗一样,只有听话的份儿,而没了自己的思想和主见,更别想大展身手。因为一旦身手展开,必定就有功高盖主之嫌,谁能容忍得了?不百般倾扎你还行?“大济于沧生”,不过是文化人的一个梦而已。在那黑暗的
官场,谁容你去“大济”?归家去吧。
只
做了八十一天的彭泽县令,他老陶又不干了。史书载他是不肯为“五斗米”折腰。也就是不肯为了当官,而扭曲自己
高洁的灵魂。他这壮举,颇得文化人的赞赏。却是见利忘义的人所不屑的。他们认为,他老陶这样做,实在傻得很。因为整个
官场都腐败,大家都污浊,你何必清高?清高值几个钱?能跟县令这个官相比的么?什么气不可以生,怎么偏跟官帽这么好的东西过不去?傻,实在是太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