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亭
2018年10月31日
来源:妞妞文学社
浏览:次
篇三:茶亭 “长亭外,古道边,芳草碧连天。”五里短亭十里长亭,亭,这个极具中式民族特色建筑形式,积淀着中华民族浓厚
情感。
文人墨客向往的是“醉翁亭”,她有淡淡的怀才不遇的忧伤和
浪漫豪放的潇脱抒情;爱国志士扼腕的是“风波亭”,她有家园沦丧民族
受辱的冤情;
佳人才子相会的是“牡丹亭”,她有男慕女爱的挚情……这是名亭。
我以为亭以江浙为最。苏州园林更多的是休闲、观景之亭。浙江最著名的当属兰亭,但我却觉得更具人情味的还是那么些不集中也不出名的
乡间小亭。象温州楠溪江古村落有一对
兄弟亭,哥送弟远行求学而建的叫“送弟亭”,弟念家乡兄长而建的叫“望兄亭”,“送弟”在村边,“望兄”在村外,两亭相望,流传下一段令后人视为楷模的手足深情。
亭中,最让人感到温情的可算是茶亭了。茶亭属路亭的一种。
路亭,乡民亦称凉亭,又些亭大些长些延伸为廊,叫路廊。路廊路亭多见于浙南丘陵地区,旧时,浙南多崎岖小路,少平原,少大道。陆上交通几乎全部依仗蜿蜒在山岭之上、沟壑之间的小石子路。荷薪负重或远访亲友,须跋山涉水,有今人不可想象的艰辛。为了给旅人或樵夫们歇歇脚,乡民们沿路建起了一座座路亭、路廊。后来逐渐扩展至平原要道。
亭子的选址一般在岭头,人性地让上坡的劳累的旅者一份轻松;或建在清冽的山泉边,给旅人一份凉爽;或建开阔荒凉处,让旅人遮风避雨。
最陋落的亭子一般也设有可坐的地方,好点的还有
美人靠或栏杆凳子,或一间或三五间。“且停亭养养精神,请坐座谈谈国事。”每年从夏初
端午到秋末重阳,近村的路亭就成了“茶亭”。乐善好施者便出钱出物或出义工,供应义茶和免费避暑中药。旅人也可以捐资给茶亭,当然是很随缘的那种,但
主人是不提倡憩者捐赠的,因为那不是他们的本意。
朴实的民风,殷情的
主人。小小的茶亭,
交换着乡民的关怀和体贴,传递着乡情和温馨。
路亭注定是相对孤寂的,因为它总被建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
野外或山间。茶亭却是热闹的,由于歇息的放松,便成了榕树下、夜航船,也象当今的
旅游大巴。有
故事在茶亭里发生有
故事在茶亭里传唱。